6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5月份,CPI环比下降0.2%,同比上涨1.8%;PPI环比上涨0.4%,同比上涨4.1%。
专家表示,5月份以来各地气温持续回升,蔬菜供应充分带动食用农产品价格持续回落,但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带来的输入性通胀给物价带来一定影响。从核心CPI下降和新涨价因素较弱来看,真实的通胀水平温和运行略有下行,不存在明显通胀压力。未来,预计PPI还有上涨的可能,三季度PPI和CPI剪刀差现象将延续。
CPI同比涨幅与上月持平
5月份,CPI同比上涨1.8%,涨幅与上个月持平。今年1月至5月份,CPI平均比去年同期上涨2.0%。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绳国庆表示,5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0.1%,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2.2%,影响CPI上涨约1.74个百分点。据测算,在5月份1.8%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1.4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4个百分点。
5月份,CPI环比下降0.2%,降幅与上个月持平。绳国庆分析说,5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下降1.3%,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26个百分点,是CPI下降的主要原因。生鲜食品价格延续下降走势,鲜菜和鲜果价格分别下降4.6%和2.7%;猪肉和水产品价格分别下降3.6%和1.0%,上述4类合计影响CPI下降约0.26个百分点。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5月份以来,随着各地气温持续回升,蔬菜供应充分带动食用农产品价格持续回落。非食品方面,国内成品油价迎来年内最大涨幅,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环比上涨了3.7%和4.1%,带动交通工具用燃料价格环比上涨3.6%,同比涨幅达到13.3%。
“从核心CPI下降和新涨价因素较弱来看,真实的通胀水平温和运行略有下行,不存在明显的通胀压力。”连平说。
PPI同比涨幅扩大
5月份,PPI同比上涨4.1%,涨幅比上个月扩大0.7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5.4%,涨幅比上月扩大0.9个百分点,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4.07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3%,扩大0.2个百分点。
从环比看,PPI环比上涨0.4%,由上个月的环比下跌转为环比上涨。其中,生产资料价格环比上涨0.5%,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38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持平。
从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看,5月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4.3%,涨幅扩大0.6个百分点。
连平表示,5月份,PPI涨幅扩大,一方面是由于需求回暖带动价格回升。5月份六大发电集团日均耗煤量同比、环比都有显著上升,近期工业生产有回暖迹象。生产回暖带动钢材市场需求较旺,黑色金属类产品价格上涨明显。PPI回升与之前公布的制造业PMI上升和工业初级产品进口量加大形成相互印证,表明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动能充足。
另一方面,受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影响,石油和天然气相关产品价格上涨。近期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对我国相关产业带来一定程度的价格推升作用。
PPI和CPI剪刀差现象将延续
此前发布的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显示,5月份,我国制造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较上月上升3.7个百分点,达到56.7%;非制造业投入品价格指数环比上升1.5个百分点,达到54.2%。有人担心,投入品价格持续过快上涨,可能会给市场带来通胀压力。从5月份的数据看,制造业出厂价格指数较上月上升3个百分点,达到53.2%。
交通银行预测认为,我国物价仍将温和运行,但PPI和CPI剪刀差现象将延续。“中国将显著增加对美国农产品与能源的进口,这可以消除此前因为贸易摩擦推高通胀的担忧,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国内的通胀压力减轻。”连平说。
不过,连平也指出,近期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工业价格有明显的输入性影响,目前已经有较大幅度上涨,对我国工业产业带来输入性通胀,近期上游产品价格涨势已现,煤炭、铁矿石、原油价格上涨,推高了PPI,但未来可能不会持续上行。微观经济运行平稳,工业企业利润增长较好,工业生产加快,对工业产品价格带来一定的带动作用。因此,预计未来PPI还有上涨的可能,三季度PPI和CPI剪刀差现象延续。(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林火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