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长春治水”30年:唤醒母亲河改变一座城
中新网长春6月14日电 (李彦国 金乔 孙博妍)在28岁的聂天璞印象里,自己的童年是在一座没有“河”的城市度过的。虽然,原本那条穿城而过的“大河”就在那里。
与中新网记者对话时,聂天璞略显激动。“我们小的时候游玩嬉戏,都是在家附近的花园、广场,没有办法享受这样的河畔生活,我希望未来一代成长起来的孩子们,能够多去感受这种河流文化。”
那天,他和记者站在长春市伊通河中段岸边的一处景观区,目及之处,蓝天倒影、水清景幽。
聂天璞在伊通河管理委员会工程建设部工作,这两年每天早出晚归,看着这条他儿时记忆中干涸、毫无生机的河一天一天发生着变化。
全长342.5公里的伊通河,是东北地区中部城市长春的母亲河,哺育着一代代当地人。然而,随着这座老工业基地城市的不断壮大,伊通河却不断衰败与没落,各种问题开始出现。
据长春市官方发布的《伊通河综合治理调研报告》,百年来,人们在河床内种菜蔬、栽稻谷、建厂房、盖住宅、开商店、办旅馆,河道被严重挤压。人们对母亲河的无尽索取和肆意伤害,使得情况变得严峻起来。
据该份报告记录,1985年统计表明,伊通河长春城区段河道内的工商企业达205家,居民住户有1810户,设障面积总计23.8万平方米,终于在那一年引发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洪水,两岸市民受到严重损害。
百舸争发的繁荣不见了,走在河畔再也听不到那悠长的船工号子。
随着沿河工业发展和居民争夺,整车成吨地肆意倾倒垃圾,原本清澈的河水变黑、变臭,市民渐渐远离和遗忘了伊通河。母亲河变成了城市的伤疤。
今年68岁的吉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李发锁长期关注伊通河的治理与改变。这位老人经过搜集整理大量资料并采访历史见证者,撰写了9万余字的《伊通河综合治理报告文学》,并于2017年刊发。
李发锁写道:自1985年那场大水之后,长春人对伊通河的认识与行为进入了觉悟的轨道,历届市委市政府组织全市人民多年连续不间断对伊通河进行整治。
经过多年治理,虽然前期取得阶段性成果,但由于多种制约,污染问题并未根治。
李发锁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直言,伊通河的病症已逾若干年头,对她的治理要经历若干坎坷努力,经验和财力的匮乏,更使治理艰辛百倍。
“最大的改变出现在2016年。”李发锁说。那一年,长春市全面铺开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伊通河综合整治。
吉林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伊通河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组长王君正提出,伊通河治理要以“综合”措施解决“系统”问题,这是本轮伊通河治理的突出要旨。为此,本轮治理要对伊通河全流域、全方位、全区段实施系统性改造与建设,把伊通河建设成长春城市安全的“生命线”,绿色宜居的“生态轴”,美丽长春的“景观带”,产业升级的“动力源”。
随之而来的变化显而易见。长春城投生态治理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解锋依然清晰记得综合整治前夕伊通河南溪湿地的状态。“那时的南溪是一个个单独的小水泡,周边有很多棚户区、(农业)大棚,水是臭水,很脏、很乱。”
这样的描述与记者如今看到的景象形成巨大反差。眼前的南溪湿地水草丰美、飞鸟聚集,市民缓步穿行于步道之间,还有人用无人机航拍这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自然风光。
“边学、边干、边磨合。”解锋介绍,在克服了时间紧张、建设任务重、征拆难、施工难、防治难等一系列难题,经过两年多的建设,伊通河南溪湿地实现了蜕变。“现在的水质很好,我们准备向湖里投放鱼苗了,同时还要上一些皮划艇等休闲项目。”
长春市伊通河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前期综合协调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按照规划,这轮治理要利用2016至2020年的5年时间,实施污水截流、水利防洪、水质改善等工程,对伊通河流域及黑臭水体进行综合治理,系统解决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问题。
“治理一条河,改变一座城”。随着伊通河生态的改变,长春市这一目标也正在成为现实。
矗立于伊通河畔的长春水文化生态园里,设计师、建筑工人们在忙着对园区30多栋风格、年代各不相同的老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
项目负责人方召表示,预计到今年国庆节,整个项目就会完工,届时长春人就可以在母亲河畔,穿行于老建筑间,或许会有诸多的回忆和憧憬。
“大凡一座名城,依山傍水为最佳,山次之,水为重。正是因为泰晤士河、塞纳河和黄浦江的深情哺育,世界名城伦敦、巴黎和我们的大乌鲁木齐才如此光彩照人。”李发锁在他的报告文学中写道。
在谈及长春伊通河的改变时,他写下这样的文字:让我们记住这些为伊通河“水清、岸绿、乐活”而奋力拼搏的若干小人物吧。他们是真正的英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