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2日电 为传承中华文明,让中医药立足国内并走向世界,由中国新闻网、医药导报社举办的《讲好中药故事 传好中华文明》系列报道活动于近日走进位于云南的中医药企业盘龙云海,了解到了中医药排毒养生企业的实力与魅力,以及为传播中医药文化做出的贡献。
谈中药发展:需要健康环境 不能片面打压
中医药产业多年来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国家也早已将中医药上升至战略层面。中医药行业的市场及其广阔,开发潜力巨大。在盘龙云海集团负责人曾立品看来,目前中医医疗机构的建设备受重视,而中药的发展却遇到不少阻力。他表示,“社会上一些人对于中药的看法存在误解,认为中药不科学、不讲原则和方法,用西药的方法来判断中药,这过于吹毛求疵。”
曾立品解释称,“我们致力推动中药的发展,并不是要排斥西药,但也不能用西药的方式去理解中药。中药的价值不是靠单味药实现治疗效果,关键在于其系统、完整的中医理论指导。此外,中医有一句话,叫‘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中药的特点是缓和起效、逐步调理,要做到固本扶正、标本兼顾,不能盲目学习西药追求疗效快,而是要学习同行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
曾立品表示,中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同时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不能因为个别品种的问题而全盘推翻和打压中药,让中药没有生存的空间。同时,传承发展中药,需要有一个健康的监管环境,加强中药行业的规范和自律,从而推动中药行业的规范化发展,让中药在健康、有序、规范的竞争环境中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谈云南药材:优势发挥不足 乱象制约发展
云南素有“植物王国”、“生物基因库”、“药材之乡”的美誉,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全省中药材品种多、分布广,种植面积达到750万亩,在开展中医药研究和发展中医药事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曾立品认为,“大而不强”是云南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道地药材的优势发挥得也不够充分。
据了解,云南的三七、灯盏花、石斛、天麻等中药材大品种已独立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但在曾立品看来,云南对中药品种的开发和重视的力度仍有待加强。他举例称,比如著名的道地药材三七,是国内医药业界公认的战略资源。还有特色药材灯盏花,也是云南药材资源的优秀典型。但受诸多因素制约,包括中医药事业发展基础薄弱、管理体制不完善、创新能力不足等,阻碍了把中医药资源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经济优势。
此外,曾立品认为,中药材市场上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情况,误导了消费者的认知,也制约了道地药材的健康发展。他表示,“比如天麻,乌天麻是其中最好的品种,但市场上还有红天麻、绿天麻、黄天麻,而乌天麻的成本大概是黄天麻的3倍到5倍。但消费者并不清楚天麻的品种有那么多,也分不清哪种才更好,所以市场上用红天麻、黄天麻来代替乌天麻的情况比比皆是。这样的话,乌天麻的道地性优势就在逐渐消失,从而制约了它的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云南建设中医药强省还需要对中医药产业的研究发展、体系完善、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的突破。
谈盘龙云海:紧抓市场需求 保持基业长青
据悉,云南盘龙云海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4年,是一家聚焦内调外养,专注健康与美丽,集药品研制、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际化制药企业集团。盘龙云海开创和发展了“排毒养生理论”,主营产品排毒养颜胶囊,上市23年来持续旺销,1999年单品销售就突破10亿元,是排毒养生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导品牌。
如今,盘龙云海已经完成了8个国家级二类新药的临床前期研究,独家持有排毒养颜胶囊、灵丹草颗粒等30余个具有优势特点的国家标准药品,具有年产15亿粒胶囊、6亿粒片剂的能力,是云南省第一家全面通过国家药品GMP认证和国家药品GSP认证的制药企业。7月份还将迎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飞行检查认证。
同期,除了在药品板块取得的巨大成绩外,盘龙云海积极拓展产业链,在内调外养、排毒养生的基础理论指导下,开发出了一系列优质产品群。产品类型涵盖了云南特色中药饮片、保健品、护肤品、牙膏、食品、日用品等。
作为屹立大健康行业23年的领军企业,谈及盘龙云海稳健发展的关键,曾立品表示,要牢牢抓住市场需求。他谈道,市场需求主导着企业的成长,要围绕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升级,不断提高产品品质和服务。除此之外,企业要在科研、技术、人才等方面做更多的事情,满足需求的同时创造需求,与时俱进的同时又不失去传统,企业才能够实现基业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