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宏观政策 注重预调微调
陈果静
一方面,宏观调控政策要保持稳定,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健,不会采取“大水漫灌”式的经济刺激手段;另一方面,在保持宏观政策基本取向不变的前提下,政策也不能固定僵化,需要不断增强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更加注重预调微调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保持宏观政策稳定,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根据形势变化相机预调微调、定向调控,应对好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这为下半年的宏观调控奠定了主基调。
在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的形势下,我国经济上半年总体运行平稳,延续稳中向好态势,成绩来之不易。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8%,已经连续12个季度保持在6.7%至6.9%的区间,工业企业利润稳定增长,优化经济结构、防控金融风险取得了一定成效,这是上半年宏观调控政策共同发力的结果。
以货币政策与财税政策为例,上半年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着重加强预调微调和预期管理,3次实施定向降准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保障流动性合理充裕。总体上看,上半年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市场利率运行平稳,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陆续出台的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也发挥了作用。调查显示,纳税总额占企业综合成本费用比重近3年均值为5.34%,且呈下降趋势,显示出企业成本有所下降,盈利状况有所改善。
需要看到的是,当前我国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更加复杂。部分发达经济体财政、贸易、货币政策存在不确定性,对全球经济、资本流动造成的冲击可能进一步显现,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性有加大的可能。从内部来看,我国当前部分短板领域瓶颈尚未打破,企业尤其是国企债务压力依然较大;民间投资增速虽略有加快,但信心恢复仍然需要时间;居民实际收入和消费支出增速下滑;固定投资增速下滑明显等。在贸易摩擦影响持续存在的情况下,需要防范内外因素叠加的潜在风险。
面对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保持宏观政策稳定,这就传递出清晰的信号,我国将以稳定的宏观政策实施精准调控,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一方面,宏观调控政策要保持稳定,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健,不会采取“大水漫灌”式的经济刺激手段;另一方面,在保持宏观政策基本取向不变的前提下,政策也不能固定僵化,需要不断增强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更加注重预调微调。面对复杂形势,当前更应把握好防风险和稳增长的平衡关系,促进财政货币政策更好地协同发力。在国内金融风险尚未完全化解的情况下,结构性去杠杆方向仍将坚持不变,这意味着在保持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需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
具体来看,在财政支出空间有限的情况下,财政政策更加积极的重心还应放在减税降费方面,关键是要将前期政策落到实处,切实惠及实体经济。积极的财政政策下一步应从总量为主的政策转向结构性政策,应加快推进结构性减税、调整税收结构,减轻中低收入群体和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发挥税收政策在扩大内需中的关键作用。
货币政策方面,近两个月,受强监管、去杠杆政策影响,表外融资收缩明显。下半年,应更加注重保持适度的社会融资规模和合理充裕的流动性,疏通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机制。尤其是在相关政策出台前后,要更加注重前瞻性指引,加强与市场的双向沟通,尽可能消除因理解误差导致的市场“反应过度”。
同时,在继续推进结构性去杠杆的同时,要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缓解这一问题需要充分发挥好货币财政政策的协同作用,对其实行差异化监管,将改善营商环境等相关措施落到实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快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出资到位,努力实现每年新增支持15万家(次)小微企业和1400亿元贷款目标。对拓展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规模、降低费用取得明显成效的地方给予奖补。这将有利于促进小微金融服务的商业可持续性,让小微企业获得政策红利。
只要宏观政策保持稳定,以稳定预期为核心,保持定力,树立信心,强化政策协同以更有效服务实体经济,更有力服务宏观大局,同时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重大改革落地,增强发展信心,下半年我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